背景
2023年1月31日 16:15

香港正建立完整的加密监管体系

香港正建立完整的加密监管体系

2023年1月31日,香港金管局发布长达 36 页的《关于加密资产和稳定币的讨论文件结论》,文件指出将优先监管参考法定货币且可能被用来支付的稳定币,并且对监管活动、目标实施时间、许可证、监管原则等作了详细介绍。

具体来说,金管局将采用基于风险(指数)的方法来确定稳定币结构的范围,以便在拟议的制度下进行监管。鉴于稳定币可能带来更高、更紧迫的货币和金融稳定风险,金管局将优先监管声称参考种或多种法定货币的稳定币。之后当局将建立灵活性,从而在未来对其他稳定币结构进行监管。目标实施日期为2023 年 到2024 年。

除了稳定币,事实上,香港正在建立一套全面而且有针对性的数字货币监管政策。比如,对于证劵型代币,根据“相同业务、相同风险、相同规则”的原则由《证券及期货条例》来监管;对于虚拟资产,通过即将出台的《打击洗钱及恐怖分子资金筹集(修订)条例》,香港将虚拟资产单独归类,并推出全新的监管和发牌制度;对于稳定币,将被作为虚拟资产受到同样的监管,而且将可能结合香港现行的储值支付工具监管框架,同时受到《支付系统及储值支付工具条例》的监管;对于 NFT 目前没有一刀切的监管政策,部分 NFT 具有证券权益被归类为证券型代币进行监管,部分 NFT 具有治理投票权将作为虚拟资产来监管,还有作为积分或游戏用途的 NFT 将不受上述监管。
香港向美国学习,与新加坡展开竞争

美国对于加密市场的监管政策整体上仍然相对较为成熟,美国芝商所最早上线比特币期货;随后又陆续批准USDC、BUSD等美元稳定币;美国加密交易所Coinbase又率先在美股上市;到了2022年,美国更是推出比特币期货ETF,这些举措整体都深远影响加密市场的发展,并使加密市场开始融入到传统金融市场。

由于香港和美国的体制相似,金融业发达,香港此番的加密举措整体上是在美国的成熟经验上进一步深化,进行全面梳理,并逐步实施。2023年1月13日,三星资产管理公司在香港上市「三星比特币期货投资 ETF」,这是第三只加密资产ETF;此前南方东英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推出的比特币期货ETF、以太坊期货ETF于2022年12月16日在港交所上市交易。另外,2023年1月31日,香港金管局发布的《关于加密资产和稳定币的讨论文件结论》进一步开始明确稳定币监管政策;而后续预计会根据加密市场发展,进一步推出相关加密政策。

对比新加坡和香港的数字货币监管政策,在稳定币监管方面,新加坡和香港有很多共同之处,一方面他们都是将其作为数字支付代币或虚拟资产来监管,另一方面新加坡和香港都采取了进一步的措施来监管稳定币,香港将可能结合《支付系统及储值支付工具条例》来进行监管,新加坡打算在《支付服务法》(PSA)下面增加针对稳定币的监管条款。为方便读者进一步了解新加坡和香港的监管政策区别,本文选取PANews整理的一张香港和新加坡的加密监管政策对比图:
作为争夺东南亚数字货币中心的竞争对手,新加坡和香港在监管数字货币方面都本着包容、开放的态度,一方面拥抱和鼓励技术创新,一方面实施配套的监管政策,以妥善管控风险和保护投资者。

所以,香港的加密新规可以视为一种通过监管,积极拥抱DeFi和Web3的表现。整体上看,中国大陆的加密政策和香港的加密新政可以形成很好的互补效应,从而保证中国在下一代技术革命中具有足够的竞争力。